3. 预防医学基础知识
第一节:概述
什么是预防医学?
传统分类:
- 基础医学
 - 临床医学
 - 预防医学(公共卫生)
 
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,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,目的是保护,促进和维护健康,预防疾病、失能与早逝,特点是兼顾个体和群体,微观和宏观,自然与社会科学,有对个体的预防干预,更重视促进人群健康的社会措施
预防医学的学科体系-欧美(国标)
- 流行病学【重要】
 - 生物统计学【重要】
 - 环境卫生、职业卫生【重要】
 - 社会与行为科学(健康教育、促进)
 - 卫生政策与管理
 
预防医学的学科体系-中国
- 流行病学、生物统计学【重要】
 -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【重要】
 - 环境卫生、职业卫生【重要】
 - 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
 - 少儿卫生
 - 卫生毒理学
 
什么是公共卫生?
- 国家,社会事业
 - 疾病预防控制行为
 
吴仪定义(2003):公共卫生就是组织社会共同努力,改善环境卫生条件,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其它流行疾病
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?
- 预防医学是一门专门的学科
 
健康决定因素以及健康生态学模型
- 健康行为、生活方式、习惯等
 - 遗传因素
 - 社会经济环境
 - 医疗、卫生服务水平:公共卫生以及医疗卫生服务
 - 自然环境››
 
三级预防策略
第一级预防
针对病因所采取的预防措施:
- 个体的措施
- 增进健康,提高抗病能力;开展健康教育,注意合理营养和提个锻炼,培养良好的行为和方式
 - 有组织的进行预防接种,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
 - 预防出生缺陷,做好婚前、孕前教育和禁止近亲结婚等
 - 做好妊娠和儿童期的卫生保健工作
 - 某些疾病的高危个体服用药物来预防疾病的发生,即化学预防
 
 - 环境的措施
- 环境卫生:大气、水和土壤
 - 职业卫生:…
 
 
第二级预防
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、早期诊断、早期治疗(三早),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,繁殖疾病的复发或转化为慢性
第三级预防
对已患某些病者,采取及时的,有效的治疗措施,防止病情恶化,预防并发症和伤残,如糖尿病;
对已丧失劳动能力或残废者,主要促使功能恢复、心理康复,进行家庭护理指导,使病人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,并能参加社会活动及延长寿命:如脑卒中。
第二节:临床预防服务
是指由医务人员在临床场所对健康者和无症状“患者”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评估,实施个性化的预防干预措施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。(无症状“患者”:高危人群)
临床预防服务内容
- 健康咨询
 - 健康筛检
 - 药物预防
 - 预防接种
 
第三节:社区公共卫生服务
社区的概念
生活社区,功能社区
社区公共卫生实施原则
- 以健康为中心
 - 以人群为对象
 - 以需求为导向
 - 多部门合作
 - 人人参与
 
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12 项
-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
 - 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
 - 中医药健康管理
 -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
 - 卫生计生监督协管
 
职业病管理
职业病
在工作环境中接触职业有害因素导致的疾病
法定职业病
总共有 10 大类,132 个病种,尘肺,中毒,物理因素,放射等
职业关联疾病
职业因素不是发病的唯一因素,而是诸多因素之一
职业病的五个特点
- 病因明确
 - 病因与疾病之间有剂量-反应关系
 - 群体发病
 - 早期治疗诊断效果好
 - 除职业性传染病,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群体发病
 



